首页 > 讲堂 > 入伏从哪天算起2020年 2021年夏天入伏从哪天算起

入伏从哪天算起2020年 2021年夏天入伏从哪天算起

投稿人:易算缘网 2025-09-14 09:16:27

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说句心里话,到夏天大家总爱念叨“三伏天要来了” 可在这入伏的日子到底怎么算呢?特别是是2020年同2021年在这两年网上说法五花八门,有人说7月11日入伏,有人说是7月16日,甚至还有人说要看农历六月初二.其实啊 入伏日期的计算并不头绪多;关键得弄明白老祖宗传下来的“干支纪日法”与节气规律!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2020年入伏到底是哪一天?!2021年的夏天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数伏?!搞懂这些,不独能避开高温误区、还能提前做好防暑准备,舒舒服服过夏天!

说到2020年的入伏时间,狠多人或许还记得那年夏天不相同热!说真的按照传统算法,那年的初伏是从7月16日开始的,整整四十天的三伏天让空调成了救命神器.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不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吗?2020年夏至是6月21日 -怎么算到7月16日了呢?!”这里有个门道要搞清楚-庚日每隔十天出现一次,2020年夏至当天的干支是庚子日,由此得出结论第三个庚日正好是7月16日;初伏十天过后 -中伏从7月26日持续到8月14日,末伏则到8月24日才结束。

记得那年的西瓜特别畅销~家家户户都备着绿豆汤解暑呢!

转眼到了2021年入伏时间提前到了7月11日,比前一年早了五天...这年夏至是6月21日 -当天的干支又是庚子日,于是第三个庚日直接跳到了7月11日。

入伏从哪天算起2020年

有趣的是在这年的三伏天结构特别典型:初伏7月11-20日,中伏7月21日到8月9日,末伏8月10-19日,总共四十天的高温考验...

当时朋友圈里流行起“头伏饺子二伏面”的打卡活动,不少老字号饺子店排起长队,大家边吃边调侃:“吃顿饺子攒足力气迎接酷暑!”

要弄懂这些日子的计算逻辑- 得回到咱们的农历智慧。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就是从夏至当天开始数第三个带“庚”的日子。庚日在天干的支里排第七。

就像个移动的标尺,每年在阳历日期上滑动...例如2020年夏至后的庚日分别是6月21日、7月1日、7月11日。但例外的是当年夏至当天就是庚日!

所以第三个庚日就成了7月11日+10天=7月21日?不对!这个的方有个关键细节:夏至当天假如恰好是庚日...这天要算作第一个庚日。

所以2021年直接从6月21日数起。第三个庚日落在7月11日 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这两年入伏日期差这么多!

说到这儿,可能有细心的朋友发现:同样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 -2020年同2021年入伏时间相差五天中伏长度都是二十天。这个的方藏着农历的巧妙设计-当夏至到立秋之间有五个庚日时中伏自动延长到二十天确保整个三伏天完整覆盖最热时段...

在这两年都符合这个条件,由此可知都经历了“加长版”中伏!还记得2021年7月底的连着高温吗?郑州的铁站变成临时纳凉点,重庆某商场开放冷气休息区- 这些应对措施可都是跟着三伏天时间表走的。

弄明白入伏时间的重要性可不止是为了聊天有谈资。提前知道热浪来袭的准确时段,能更好安排生活:比如2020年7月16日入伏前,北京提前启动了高温补贴发放;

说真的,021年上海在7月初就发布了防暑指南.在这两年 天气频发,准确掌握三伏天周期对农业种植、电力调度都至关重要。有经历 的菜农会依据入伏时间调整大棚通风,奶茶店老板会参考中伏时长备足冰块 就连健身房都懂得在末伏结束后推出“秋日塑形计划”.

以后随着气候变化,三伏天的计算说不定会遇到新挑战。打个比方2022年入伏是7月16日,比2021年又推后了五天在这证明传统算法依然稳定可靠。

当不过气象专家也提醒;全球变暖也许让实际体感温度超过历史同期。建议大家除了记住“夏至三庚”的口诀;还要关注气象台实时预报;把古老智慧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应对酷暑...

毕竟,不管是2020年的四十天炙烤~还是2021年的提前入伏 做好防暑降温才是硬道理。下次聊起入伏时间,您可就是朋友圈里的“传统文化小百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