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的由来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探秘芒种历史与文化意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叶曾对此有这样的描述:“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在这表明在芒种时节,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 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很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也就是说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还有春播作物的夏管。“芒种”也被称为“忙种”“忙着种”,这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很为繁忙的时机...
一侯螳螂生,代表在深秋产卵的螳螂。在感受到芒种时节阴气初生时破壳而出。二侯鵙始鸣。鵙是指伯劳鸟、是一种小型猛禽。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而且感阴而鸣。
三侯反舌无声。反舌是一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鸟。此时它停止了鸣叫;在这是由芒种的节气特性决定的...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年芒种时节,种完水稻后...为了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 当地都会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 -是祭祀供品。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祈求丰收同祈福平安的例子。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人们会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 饯送花神归位,在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此俗今已不存~但在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有所提及!
在南方;每年的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与多样的矿物质,拥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
为了保存还有食用青梅 -人们会选择制作青梅食品,如煮梅。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共同参加插秧活动~边插秧边打闹...
结束时检查身上的泥巴数量~多的人被觉得是受欢迎的人!这个节日充斥了活力合欢乐.也是当地人庆祝丰收合爱情的方式。
芒种是农忙季节,在山西荣河开始收获小麦。当地人称之为“农忙”...有谚语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正因为这样在这个节气,妇女也要下地帮助度过“农忙”。而在河北盐山则是在“忙中”这天有“嫁树”的习俗!就是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能多结果实。在这反映了农民在农忙时节的形形色色习俗合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