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有什么节日 侗族一共有什么节日
毫无疑问侗族,这个充斥诗意的民族 不光有着悠扬的芦笙与精美的风雨桥,更以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闻名。从春耕到秋收 从祭祀祖先到青年对歌;所有的...都节日都像一串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侗家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这些节日不光是时间的刻度,更是侗族文化的活态传承;让没有文字的民族用歌声、舞蹈与仪式书写着自己的历史。
在侗寨里 最热闹的要数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一的侗年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杀猪宰羊,打糍粑、酿米酒,用最丰盛的宴席迎接新年.饭桌上少不了一道不相同的“冻菜”-用酸水煮熟的鱼虾豆腐冷却成冻。
既是祭祖的供品,也是团圆的味道!寨子里的芦笙队会穿上五彩盛装...边吹边跳;把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年轻人则趁着这个机遇 在赛芦笙、对歌活动中悄悄互送秋波。
通过说不定一段姻缘就在芦笙曲里悄悄萌芽。有趣的是随着时代推进。如今连远在他乡的侗族同胞也会在冬至这天聚在一起,用家乡话唱起“多耶”,如同瞬间穿越回那片熟悉的梯田还有鼓楼.
要说最激起的节日 -非花炮节莫属。三江侗乡正月初三的抢花炮!简直比足球赛还热血沸腾!当“砰”地把系着红绿丝线的铁圈冲上云霄。
上百个小伙子就像离弦的箭~为了那个标记幸福的铁圈拼尽全力.有人被挤掉了鞋子。有人扯破了衣裳,但谁在乎呢?!抢到花炮的队伍能获得全寨整年的羡慕眼光。
这样的荣耀可比奥运金牌还珍贵.等抢花炮的汉子们满头大汗地凯旋~寨子里的姑娘早就备好了油茶,芦笙场上飘起的不仅如此是茶香~还有悄悄递过去的绣花荷包。
春天的侗寨总飘着社饭的清香,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田埂上支起的长桌宴能摆出三里地。阿婆们把野葱、腊肉切得细细的,同糯米蒸得油光发亮~这是献给土地神的感恩饭。
就年轻夫妻会特意盛上满满一碗埋在谷仓底,祈求秋收时稻穗能沉得压弯扁担。而在湘黔桂交界的山坡上三月初三的播种节更是把农事变成艺术-小伙子扮作耕牛跳起滑稽的舞步 姑娘们手持秧苗边唱边插~连七八十岁的寨老都忍不住跟着节拍跺脚,活脱脱一场田间地头的音乐剧。
六月六的尝新节最有意思,侗家人出乎意料让狗当“开席贵宾”。新收的稻米煮得喷香!得先盛一碗放在狗面前;看着它摇尾巴吃完!各位才敢动筷子。
原来此地藏着个远古传说:洪水灭世时是狗尾巴藏着最终来讲几粒稻种...才有了今天的万亩梯田。所以说在通道县的寨子里。你或许会看见小孩追着狗喊“恩人”,而大黄狗傲娇地翘着尾巴从宴席桌下溜达过去。
其实吧,到夜幕降临。肇兴侗寨的晒谷场上腌鱼、牛瘪、五彩糯米饭摆成长龙。游客与村民挽着手跳起多耶舞~连外国朋友都学得有模有样,这样的场景让人忽然明白,为什么侗年能吸引的人来“蹭节”。
这些流淌在岁月里的节日,就像侗布上的蜡染图案;一针一线都是文化的密码。当各位在肇兴侗寨的篝火旁跟着学唱拦路歌~在风雨桥头看着银饰叮当的姑娘舀起新年第一瓢井水,突然就懂了-侗族人不是在过节、而是在用整个民族的热情;把平凡的日子过成闪闪发光的诗篇!或许未来,我们行用更生动的数字技术记录这些非遗技艺~让千年侗寨的节庆文化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异彩,毕竟~谁能拒绝跟着手机APP学跳芦笙舞,大概在元宇宙里抢一回花炮呢?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