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几月几日 小暑是什么时候几月几日
坦率讲,每年夏天最让人期待的凉风还没吹几天日历就悄悄翻到了"小暑"这个节气。
你可能其实要问了:这热气腾腾的日子到底是几月几号?事实上小暑就像个守时的老朋友 每年公历7月6日到8日准时登门,太阳走到黄经105度这天就就是说季夏时节正式拉开帷幕!
这时候全国各地的冰棍销量直线上升,空调外机呼呼作响、连知了都开始集体大合唱了。
古人怎么算准这个日子?
翻开老祖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六月节,暑,热也 -就热里面分为大小"!原来他们早就发现,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起点,这计算方式比目前的高考数学题还麻烦!
但需特别指出的是咱们普通人记住"七月上旬必到"的规律就行,反正手机天气APP都会提前提醒 -在也不用掰着手指头数黄历了。
小暑三候藏着啥东西秘密?
要说最会观察自然的还得是古人他们把小暑分成三候看得明明白白。第一候"温风至"最实在-这时候吹来的哪还是风啊,根本就是电吹风的热风档!第二候"蟋蟀居宇"不一样是有趣;田间的小蟋蟀都被晒得躲进农家院子的砖缝里~活像怕晒黑的都市丽人。
第三候"鹰始鸷"就霸气了,老鹰都嫌地面太烫脚;整天在云端乘风凉。
南北方的温差能有多大?
长江中下游的朋友刚送走梅雨季;转眼就掉进"上蒸下煮"的火锅模式。是否存在替代方案?
这时候要是在杭州西湖边散步~保准能体验免费桑拿!而北方的老铁们也没好到哪去,头伏饺子还没下锅,柏油马路都能煎鸡蛋了。但需特别指出的是最绝的还是华南地区 -雷暴雨说来就来,上一秒晒得冒烟;下一秒就能在街头看海。老祖宗传下来的消暑妙招。南方人这时候正忙着"食新"~新米煮的饭香得能把邻居家小孩馋哭.北方家家户户擀面杖飞舞~都说"头伏饺子二伏面",薄皮大馅的饺子往醋碟里一蘸,开胃又解馋!徐州人更会玩 -三伏天喝着滚烫的羊肉汤 美其名曰"以热制热" 这操作看得广东靓仔直呼内行.
现代人该怎么优雅度小暑?!
空调房里吃西瓜固然爽、但老中医可要提醒了:绿豆汤别冰镇着喝,常温的才最养胃!
爱美的小姐姐们注意啦;正午的紫外线能把防晒霜烤化~还是学学唐代贵妇戴"遮阳帽"更靠谱。要是被晒得没胃口;试试古人传下来的酸梅汤秘方,乌梅山楂往锅里一扔,咕嘟咕嘟就是解暑神器。
农田里的智慧大作战,别看天气热得狗都吐舌头,庄稼可是铆足了劲疯长。江南的水稻正在灌浆,农技员天天盯着天气预报、生怕来场暴雨把穗子打掉。
黄河流域的玉米地已经成了绿色海洋;无人机在头顶嗡嗡飞着洒农药。最忙的要数果园老板;既要给葡萄套防鸟袋- 又要给西瓜盖"防晒被" -简直比照顾月子还细心!
记住这个每年7月6-8日准时报道的节气可不只是为了背日历 -它藏着我国人"看天吃饭"的千年智慧。从皇宫里的冰鉴到百姓家的酸梅汤;从田间地头的抗旱沟到超市里的时令菜,小暑就像个天然闹钟;提醒着咱们顺应自然才能活得滋润。
下次听到蝉鸣震耳欲聋时建议你泡杯菊花茶;看看晚霞染红的天际;毕竟这份专属夏天的热烈,等寒冬腊月时可是要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