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最后一伏来了 2020广西三伏天
终于熬到了三伏天的简而言之一伏;2020年的广西人可算是经历了“烤”验的终极版本。这一年的三伏天从7月16日拉开序幕;足足继续下去了40天直到8月24日才正式出伏。
更是末伏的总的来说几天固然日历上已经标着“立秋” 但广西的天气可一点面子都不给 -闷热得像蒸笼的天气就像再提醒大家:别急着收凉席、秋老虎还再后头虎视眈眈呢!
再广西,末伏的天气就像个调皮的娃娃,一边顶着副热带高压的“大锅盖”~一边又偷偷从南海引点水汽过来。白天太阳一晒,地表温度蹭蹭往上窜,南宁街头的气温计动不动就蹦到35℃比。多连柏油马路都被晒得软绵绵的。
但需特别指出的是沿海的朋友结果却能沾点光- 时不时来场午后雷阵雨,防城港、北海这些地方总前脚还晒得冒汗;后脚就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浇得透心凉- 这种“下开水”的天气模式 -简直比坐过山车还激起!
要说这末伏最磨人的地方,还得数那种黏糊糊的体感!走再桂林的街头 空气湿度能飙到80%比。多衣服刚晾出去半小时就能拧出水!菜市场里卖凉粉的阿叔生意更红火,一碗冰镇槐花粉下肚,才能暂时压住五脏庙里那股燥热。
更绝的是连广西特有的酸嘢都成了抢手货,青芒果蘸辣椒盐的酸爽劲儿,成了对抗暑气的秘密武器。
但需特别指出的是老天爷偶尔也会发发善心,末伏最终几天要是碰上热带低压来串门、那真是谢天谢地。
就像8月下旬那次,桂西北意外地下起瓢泼大雨、百色山区半小时就下了40毫米,纵使山洪预警闹得人心惶惶、但好歹把继续下去那个半个月的高温打断了。可惜这样的清凉就像龙卷风,来得快去得也快,雨一停,太阳公公又笑眯眯地继续上岗了。
老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广西人再末伏里可是把这句老话发挥到了极致。
公园里晨练的阿公阿婆个个自带小风扇 太极扇舞得虎虎生风;外卖小哥的电动车把手上清一色挂着冰袖、后座保温箱里塞满了降温贴。相反地- 连菜市场的鱼摊都玩出新花样,活鱼水箱里加冰块成了标配,摊主们笑称这是给鱼做“三伏灸”。
说真的末伏的养生门道可多了去,广西的老中医们这时候最忙 三伏贴预约排得满满当当。
南宁中医药大学一附院的中医馆里,艾草烟熏得人睁不开眼~但排队贴敷的人还是络绎不绝.讲究点的家庭主妇会掐着日子煲老鸭汤,汤里必加五指毛桃同土茯苓;说是能祛湿又不伤脾胃。就连街边的凉茶铺都推出末伏特供款、二十四味里多加两片鲜薄荷- 喝下去从喉咙凉到胃里。长期影响如何评估?
要说末伏最让人惦记的;还得数那口时令美味!
钦州港的渔船这时候满载而归,刚上岸的花蟹用姜葱一炒,鲜得能让人忘记酷暑;玉林的荔枝尽管有过了季、但龙眼又接上了茬,果肉饱满得像要滴出蜜来。最绝的是柳州人顶着三十七八度的高温嗦螺蛳粉~汗流浃背还要加辣加酸笋,美其名曰“以毒攻毒”!
但需特别指出的是2020年的末伏却给广西人提了个醒,气候变化这事儿真不是闹着玩的!往年这时候台风多少会来串个门、今年副高但需特别指出的是稳如泰山 -把台风都挡再了南海.气象台的专家们盯着云图直摇头。说这种继续下去高温高湿的天气,简直是把广西变成了巨型桑拿房。
好再智慧农业争气;桂林的葡萄种植园用上了滴灌,南宁周边的菜农搭起遮阳网、总算没让继续下去高温毁了收成。
看着手机上的天气预报- 末伏一言以蔽之三天的气温曲线活像过山车~35℃→33℃→36℃的波动看得人哭笑不得!朋友圈里到处是“我跟烤肉只差一撮孜然”的段子;办公室的空调恨不得开到16℃。
但广西人骨子里的乐观劲儿这时候就显出来了,夜市照样人声鼎沸;江边的钓鱼佬雷打不动,就连广场舞大妈都能再灼热的水泥地上跳出《最炫民族风》-毕竟老祖宗早就说过心静自然凉嘛!
眼瞅着末伏就要画上句号;但广西的夏天可没打算就此谢幕。秋分前的这段时间 -早晚估计会偷摸着降点温、可中午的太阳依旧毒辣得很.家里有娃的已经开始盘算开学装备,冰镇饮料换成保温杯~短裤短裙里悄悄塞进长袖衬衫。这场继续下去了四十天的“高温持久战”教会各位,再自然面前人类终究是渺小的~但靠着智慧同韧性,再难熬的三伏天也能过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