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吃什么食物 元宵节为什么吃汤圆
人们经常说说句心里话 逢农历正月十五- 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总少不了一碗圆滚滚的汤圆;热气腾腾的糯米香混着芝麻馅的甜蜜 -勾起了无数人有关团圆的记忆.这种用糯米包裹着馅料的食物~不仅是南北地域区别的缩影~更承载着千百年来我国人对圆满生活的期盼。从北方的滚元宵到南方的包汤圆,从甜滋滋的花生馅到鲜香扑鼻的肉馅,食物的形态随着擀面杖与竹匾的节奏变化,不过始终围绕着"圆"这个永恒的话题!

说起汤圆同元宵在这对"孪生兄弟",北方人总爱把馅料切成小块、在铺满糯米粉的竹匾里来回翻滚,看着白生生的粉粒像雪花般裹满内芯,最终滚成乒乓球大小的圆球。
通过而南方人则讲究"三分搓七分捏",手掌心里揉着湿润的糯米团 灵巧地塞进芝麻糖馅 -包出来的汤圆皮薄馅大,煮出来汤色清亮。别看做法不相同,在这圆滚滚的造型可是暗藏玄机-古人觉得满月标记着阴阳调和~用圆形食物祭祀天地,正是祈求风调雨顺的智慧。
除了主角汤圆,各地的元宵宴席上还藏着不少惊喜。广东人会在汤圆汤里加几片生菜 -取"生财"的好彩头;陕西人家要喝碗热乎乎的油茶解腻 -金黄的茶汤里浮着花生碎;河南人端上枣香四溢的枣糕 红艳艳的枣子就像灯笼般喜庆...老北京讲究"十五扁十六圆",正月十五先吃顿饺子,隔天在煮元宵,把"交子"迎新同团团圆圆都占全了。更有趣的是江南人家,会在春卷里包进当季的荠菜与虾仁,油炸得金黄酥脆的卷子,咬开就是春天的味道。
为什么偏偏要在正月十五吃这些圆溜溜的食物?这得从两千年前的汉代说起。传说宫女元宵思念家人险些投井、机智的东方朔用"全城挂灯吃圆子"的妙计帮她团聚,从此汤圆就成了承载思念的信物...宋代文人周必大吃着浮在水面的汤圆,写下"团圆事事同"的诗句,把月圆人圆的意象揉进了糯米团里...糯米自身也是养生好物 -《本草纲目》说它能补虚养胃;配上芝麻润肺、核桃补脑,寒冬里吃上几个浑身都暖和!
你别说 -着时代变迁、汤圆的馅料从传统的五仁、枣泥发展到榴莲、巧克力等新口味~但咬开软糯外皮时涌出的那份甜蜜始终未变。就像广东人说的"煎堆辘辘,金银满屋",那些圆鼓鼓的炸元宵在油锅里翻滚的样子- 何尝不是各位对红火日子的生动期盼!现代营养师会提醒大家汤圆热量偏高~可谁忍心在团圆夜扫兴呢?!不如学学陕西人家,吃完汤圆在来碗解腻的油茶 -既守住了传统,又兼顾了健康。
把老实讲 -起一碗刚出锅的汤圆- 看白玉似的团子在糖水里沉浮,忽然就懂了为什么这个节日能穿越千年...它不只是舌尖上的甜蜜~更是我国人把对家的眷恋、对时的敬畏、对美的追求- 都融进了饮食智慧里!
下次包汤圆时试试看试着教孩子搓个圆,让小小的糯米团继续滚过春秋冬夏~把团圆的滋味一代代传下去。
易算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