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什么意思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什么意思
客观来讲,最近朋友圈总有人问:"最近早晚温差这么大;是不是到白露秋分夜了?!"这话听着挺有意思的,不过要真弄明白其中门道~还得从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二十四节气说起...每年公历9月23日前后;太阳正好直射赤道~这时候的节气就是秋分。而那句"白露秋分夜 -一夜凉一夜"的俗语- 说的正是从白露到秋分在这段时间 -天气像被施了魔法似的,每天都能感受到凉意加深。
秋分的双重含义
说来也怪,分这个节气可藏着双重彩蛋呢!先说字面意思,"分"就是平分的意思。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连南北半球都平分了阳光。更有意思的是古人把立秋到霜降算作整个秋天秋分正好卡在中间,把秋季也平分成两半。想想还挺浪漫的;就像把秋天这块大蛋糕切得整整齐齐...
说实话,农耕时代在这可是个大日子;老话说"秋分无生田" 意思就是这时候庄稼该收的收- 该种的种。此刻江山把秋分定成农民丰收节 田间地头挂满红辣椒金玉米~城里人还能去农家乐体验掰玉米、摘苹果;可比单纯看手机里的丰收图片带劲多了。
白露到秋分的气温过山车
白露节气多数时候在9月7-9日。这时候早晚出门能看见草叶上挂满露珠。老话说"白露身不露"。可不是吓唬人的。太阳直射点开始往南半球跑,北半球的阳光变得温柔起来 -加上冷空气南下越来越勤快,晚上散热速度像开了快进,这才有了昼夜温差拉大的现象。
当要我说啊 组数据尤其有意思:白露期间北方昼夜温差能达到18-20℃、就算在南方,早晚也得备件薄外套。在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你试试早上穿短袖出门,保管晚上回家胳膊上起鸡皮疙瘩。
俗语里的气候密码
说真的~夜凉一夜"这句话格外形象- 就像有人每天夜里偷偷把温度调低一度...科学说明起来,重要是地面散热加快叠加冷空气南下...有个比喻不相同贴切:夏天太阳像开足马力的暖气片,到了白露秋分,在这暖气片开始定时关闭,后半夜更明摆着。
农谚说"秋分有雨来年丰",这时候的雨水特别金贵.去年我在山东老家就见过秋分前后要是连着晴天老乡们就忙着给冬小麦浇水,生怕土壤墒情不够作用出苗.
不过此刻有了天气预报,大家应对起来更从容了...
藏在节气里的生活智慧
老辈人传下来的习俗可不止是文化符号。岭南地区秋分吃秋菜。那种野苋菜现在超市都买得到,焯水凉拌非常爽口。北方人喜欢这天竖鸡蛋.我试过好几次,还真不是玄学-昼夜平分时地球磁场相对稳定;鸡蛋确实更容易立住。
养生在领域 讲究"白露不露 -秋分平补"。这时候吃梨正当时北京人爱喝的秋梨膏,广东人煲的雪梨猪肺汤;四川人做的冰糖蒸梨、都是顺应节气的好方子。
我家阿姨最近天天煮银耳莲子羹,说能防秋燥~别说喝完喉咙确实舒服多了。
现代生活中的节气预兆
现在年轻人流行"节气生活",可不是跟风。白露前后换季收纳有讲究。真丝衬衫要收起来了,羊绒衫得拿出来透气!我同事最近在研究"秋分购房指南"。
说这时候看房能直观感受采光变化,比夏天更能看出日照时长.
每次听到"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这句话。就觉得古人真把自然观察玩出了花。目前诚然有了空调地暖。但节气提醒着各位:该穿秋裤时就穿秋裤;时令水果上市了就多吃点.
顺应自然永远是最省力的生活方式!下次再看到草叶上的露珠。可以驻足想想~在这可是地球公转留下的浪漫刻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