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是几岁,豆蔻年华是几岁到几岁?
【豆蔻年华是几岁到几岁?】
豆蔻年华指的是女子十三四岁,未成年的女子的年少时代为豆蔻年华。之所以这么称呼主要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赠别》中的诗句。原文为“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意思是姿态美好举止轻盈的她正好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都比不上她。这是杜牧离开扬州的时候,写给一位只有十三岁左右名叫张好好的诗。诗中形容这位柔弱美丽的少女,像是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嫩芽,含苞待放。
扩展资料
除豆蔻外的其他年龄称谓
十五岁为及笄之年。古代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起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加笄后就表示她已成年,所以女子到了成年,叫“笄年”,又称“及笄”。
十六岁是破瓜年华、碧玉年华。因为“瓜”字可以拆分为两个“八”字,二八十六,所以指十六岁的女子。女子到十六岁的时候,身体已经完全发育成熟,可以结婚为人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赠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豆蔻年华
【豆蔻年华指的是多少岁】
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
古代其他年龄的别称:
婴孩:统称一岁以下婴儿。因古时称女婴为婴,男婴为孩。
孩提:二三岁。《孟子》中有:“孩提之童”的说法。
垂髫:三岁至七八岁。古时小孩头上扎起来的下垂的短发叫垂髫,后人遂以“垂髫”指童年早期。
童蒙:童指儿童,蒙指愚蒙,也就是指入学前四岁至六岁之间的儿童。
龆龀:因小孩七八岁时换乳齿长恒齿,专指七八岁。
破瓜:古代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借指16岁的女子,又喻婚嫁年龄。
弱冠:专指20岁男子。《礼记·曲礼上》载:“二十日弱冠”。
而立:孔子说:“三十而立。”后人便以“而立”专指30岁。
不惑:同“而立”一样,亦源于孔子语:“四十而不惑。”后人以此借称40岁。
耆艾:《礼记·曲礼上》载:“五十日艾,服官政;六十日耆,指使。”“耆艾”便代称五六十岁。
花甲:古代用干支纪年,60年为一个甲子,后人便称年满60岁为“花甲”。
古稀:指70岁。唐代诗人杜甫在《曲江》诗中写道:“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豆蔻年华指的是几岁】
豆蔻年华指的是女子十三岁。
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豆蔻年华: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后世使用“豆蔻年华”一语形容少女,已不拘泥于杜牧所说的“十三余”这个具体的年岁。
形容年龄的词汇都有: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2—3岁的儿童
垂髫幼年(又叫总角)
豆蔻女子13岁
及笄女子15岁
加冠男子20岁(又叫弱冠)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命之年50岁
花甲之年60岁
古稀之年70岁
耄耋之年80,90岁
期颐之年100岁
【豆蔻年华是几岁】
豆蔻年华一般是指年龄为十三四岁的少女。该说法最早出自于唐代杜牧的《赠别》,这首诗是杜牧写给扬州的一位十三岁左右的风尘歌女,诗中写道:娉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以赞美该女子的美丽柔弱,就像二月的豆蔻花一般含苞待放,是最饱满最美好的时候。而现今,豆蔻年华的特指范围也比较广,可以指十岁以上的少女,也可以是二十多岁的少女,甚至也可指一些未婚少女。常被用于各种文学作品中,以形容少女的纯洁快乐、天真烂漫,是处于人生最美妙的年龄。
以上就是与豆蔻年华是几岁,豆蔻年华是几岁到几岁?相关内容的分享。看完豆蔻年华是几岁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