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与立春的区别直射点不同
立春和春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节气。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它标志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开始。而春分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它标志着昼夜平分的季节。
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个节气的区别。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这个节气不仅标志着春天的开始,也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它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相反,春分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也提到:“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意味着春分是春季的中点,也是昼夜平分的时候。
每年公历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就是春分这一天了。在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几乎相等。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白天越来越长;而南半球则开始昼短夜长,白天越来越短。
在地理学中,春季通常是指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而在立春之后,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也在这个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春分时节,除了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之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都稳定升达0℃以上。这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和黄淮地区,日平均气温甚至会升达10℃以上从而进入明媚的春季。
至于南北纬23.5度之间的地区,太阳一年直射2次;在南北纬23.5度上太阳一年直射1次。比如以立夏为例,太阳直射黄道45°。通过一些数学计算,我们可以得出立夏和立秋的直射点为-16°20′S和16°20′N。
至于春分点,它是指太阳从南向北在黄赤道上的交点。从地球上看太阳沿着黄道逆时针运动。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两个交点,其中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点称为春分点。与之相对的是秋分点,即太阳沿黄道自北向南通过天赤道的点。冬至后,太阳直射点从南向北移动。在春分那一天,太阳穿过春分点。
春分点就是太阳直射地球赤道的那一刻。这一天对于北半球来说是春天的中点。太阳从南向北通过春分点时大约发生在每年的3月20日或3月21日。这是昼夜等长的一天,所以称之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