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冬至具体日期及骨灰下葬的吉利性分析 冬至节气与下葬的吉利传统
2025年冬至的具体时间是12月22日,星期五。这一天也被称为日南至、冬节、亚岁等,是一个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的重要节气。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还是我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由于地域的差异,冬至习俗在各地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在南方地区,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依然存在;而在北方地区,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则更为常见。
每年数九都是从冬至开始,所以2025年的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在这一天开始,寒冷的天气将逐渐减弱,天气开始逐渐回暖。
在2025年的冬至宜忌中,有许多不同的活动和事情被视为吉利或不吉利。冬至适合骨灰下葬、理发、开光、解除、拆卸、修造等仪式,同时也是一个适合交易、立券、挂匾、安床、栽种等活动的好时机。冬至忌入宅、移徙、作灶、祈福、祭祀、嫁娶等活动,这些活动应尽量避免。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这一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人们相信吃了汤圆大一岁,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的俗语。在宁波地区,番薯汤果也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薯和汤果都含有丰富的营养,外形也象征着团团圆圆,因此宁波人在冬至吃这些食物也有着美好的寓意。
而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人们相信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饺子是一种包裹着馅料的面食,有些地方会在饺子里放上一些特别指定的食材,如糖、花生、硬币等,表示不同的意义。
还有一种叫做“画九”的活动,其实是一种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这就是画九的由来。“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通过绘制消寒图,人们可以逐渐忘记冬天的寒冷,期待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