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宝地五大要素解读 简单易懂的风水知识分享
在风水学中,经过古人们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把风水中很重要的五大要素合称为“地理五诀”,分别是龙、穴、砂、水、向。古人们认为,当这五大要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时就会构成一块“风水宝地”。
首先说说“龙”这个要素。龙指的是弯曲的山脉,因山脉的走向与龙的躯体十分相似,千回百转,所以古人形象地称其为龙。在平原上没有山体的地方,龙则转入地下,即起伏不定的岩土层。风水学中所讲的“气”,需要依附于山脉才能发挥效果。山脉的形状决定了龙的吉凶之分。势高力胜、宏伟澎湃的山脉称为真龙;势弱力寡、倾斜臃肿的山脉称为老龙;岩石崩碎、草木不生的山脉则称为死龙。
古人认为大地是有气愤的,它可以长养万物,也能给人们带来福泽。当人处于生气聚集的地方时会更好地感受到气愤带来的福泽效果。但是气愤是活动的,会随风飘散,遇见水则会停止。所以在相地选址时我们要寻找风吹不到又有水活动的地点,它是气随龙来并终究聚集的地方。
风水学中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来命名砂山。一块风水宝地除了背后有靠山外,左右两边还应该有无形护卫效果的砂山,形成一个兜抱状,用来抵挡风对气的损坏,以达到聚气的效果。
接下来要讲的是“地有四势,气从八方”这个概念。古人们认为地势有四种类型,分别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和后玄武。玄武要垂头(也就是头要低),朱雀要翔舞(也就是翅膀要展开),青龙要弯曲(也就是要有朝向),白虎要驯俯(也就是要温顺)。这样的地势能给人们带来好运和福气。
在风水学中,气是随着山脉而动的,要让气留下来并发挥好的效果,就需要靠水去界定。这样才能达到“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的理想状态。古人认为“山主人丁水主财”,不同的水聚到的气也是不同的。所以有“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的说法。
朝向是一个矢量的参照物,朝向的选择,就是期望达到“龙穴砂水”为我所用的理想状态。也就是说我们要考虑山脉的走向、水的流动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以达到很佳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