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分时间及春分习俗介绍 一睹春分的传统魅力与时间之美
2024年春分,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日子,被准确地设定在3月20日的11点06分12秒。这个时刻,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的位置恰好位于赤道,使得昼夜时长达到了相对的平衡,寒暑也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状态。这就是“春分”的由来,它代表着一种自然的平衡,一种季节的交替,一种新的开始。
春分到,蛋儿俏”,这句古老的谚语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验证。每年的春分日,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遥远的乡村,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一项看似简单却富有深意的活动——竖鸡蛋。这个看似普通的游戏,何以成为世界性的活动,目前尚无确凿的考证。其玩法简单易行,且充满了趣味,无疑是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在历史的长河中,春分的庆祝活动与祭日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礼记》中曾有记载,“祭日于坛”,这便是春分的祭日仪式,这一习俗自那时起就在历代相传。在北京的朝阳门外,坐落着一座古老的神坛,名为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这也正是春分这一天的仪式感所在。
随着春天的到来,各种蔬菜也开始在***间生长。而在岭南一带,春分时节有一种特殊的风俗,那就是吃春菜。这是一种野生的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全村的人都会去采摘这种嫩绿的蔬菜。采回的春菜一般会与鱼片滚汤,寓意着新的一年能够平安健康。这个习俗也流传了下来,成为了岭南地区独特的春分庆祝方式。
在过去的岭南四邑地区,每当春分时节,人们还有“吃春菜”的习俗。所谓的“春菜”,其实就是一种野苋菜。人们会在春分时节到***中采摘这种绿色的蔬菜。为了迎合这个节日的氛围,人们还会制作一种特殊的汤品,将采回的春菜与鱼片一起煮成汤。据说这种汤品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这也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春分时节,除了传统的庆祝活动外,人们还会进行一些特殊的仪式和习俗。其中之一就是送出春牛图。这种习俗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人们会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再印上农夫耕田的图案,作为春牛图进行赠送。送图的人一般都是能言擅唱歌者,他们通常会讲一些与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俗语,每到一家都会即景生情,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这些言词虽然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律,动听异常,成为了春分的另一道风景线。
在这个时节,农民家里还会进行一项特别的习俗——吃汤圆。汤圆是一种传统的小吃,而在春分时节,人们会煮上许多汤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还有一些特别的做法,就是把十多个或二三十个不包心的汤圆煮好,用细竹叉扦好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损坏庄稼。这是一种带有保护意味的习俗。
随着春天的到来,人们也开始纷纷走出家门,进行各种户外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放风筝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在古代,春分时节是放风筝的好时机。风筝在古代又被称为“鹞”、“鸢”,大多是鹰类猛禽的形状。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的形状也变得各异,而在春天放的多半为燕子风筝。人们在放风筝的过程中不仅享受了户外活动的乐趣,还寄托了迎春纳福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