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起源与传统习俗简要介绍 重阳节的历史与民间风俗概述
投稿人:易算缘网 2024-12-28 08:49:24
作为汉族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又被称为踏秋。早在先秦之前,就有重阳二字,据《吕氏春秋》记载,那时的秋天,九月份是农作物丰收的季节。百姓感谢天地和祖先的恩德,举行祭祀活动。到了汉代,插茱萸、饮菊花酒等风俗文化开始盛行。在先前,各种大型的饮宴活动也层出不穷。明代时九月初九,皇宫上下都要吃花糕以示庆祝,皇帝还会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这些习俗直到现在依然盛行。
重阳节的传说中,东汉时期有一条大河,河中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有人会生病,甚至有人会因此丧命。附近的百姓深受其害。因为瘟疫,恒景的父母双双病故,他自己也险些命丧黄泉。从病愈之后,他告别了乡亲们和妻子,去寻找打败瘟魔的方法。经过四处寻访,他终于打听到在很东方很古老的山上有一位非常厉害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难险阻,终于找到了那位法力无边的仙长,仙长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便收留他,教给他一套剑术。到了九月初八那一天,恒景回到了家乡,带领乡亲们到附近的山上按照仙长教给他的方法,杀死了瘟魔。从那时起,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根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记载,重阳节很重要的习俗就是登高。在秋季登高远望,可以让人的心情舒畅,同时也有健身、祛病的效果。自古以来,重阳佳节就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祈福的饮品,更是明代盛行的健身饮料。古语有云:“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话就记载了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茱萸是一种可以入药的药材,可以制成酒养生,也能祛病。同时佩戴茱萸也可以辟邪、求得吉祥之意。菊花也可以变成簪子戴在头上象征着吉祥。在南京市、无锡县等地,重阳节到来时还有一种特别的习俗——吃重阳糕。重阳糕是汉族很常见的一种重阳节食品,香甜松软,有着很好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上一篇 : 2025年健康运势如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