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资讯 > 古代年龄称谓解析弱冠之年专题 弱冠之年意义与文化分析

古代年龄称谓解析弱冠之年专题 弱冠之年意义与文化分析

投稿人:易算缘网 2024-12-29 08:34:04

我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留下了无数璀璨的文化瑰宝。其中,古人对年龄的界定并非以岁为单位,而是创造了一套委婉的年龄称谓表,以此表示尊敬。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古代年龄称谓一览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代汉族男子在弱冠之年成长到二十岁,便要行加冠之礼。正如《礼记·冠义》所云:“冠者,礼之始也”,只有经过三次加冠礼后,才能代表其真正具有参与国事的能力。此时的男子开始可以成家立业,承担家庭责任,二十岁这个弱冠之年也被视为古代男子人生的分界限。

在古代社会中,婴儿被称作人初生,襁褓泛指一岁以下孩提。两至三岁的孩童被称为髫年,女孩七岁为龆年,男孩八岁为总角之年。幼年时期被称为垂髻,指的是儿童时期。黄口则是指十岁以下幼童。十岁被称作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则被称作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被称为舞勺之年。十三岁至十五岁被称为舞象之年,十五岁至二十岁则被称作志学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