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资讯 > 腊八节的传统习俗及腊八粥的历史故事 腊八节文化与美味腊八粥

腊八节的传统习俗及腊八粥的历史故事 腊八节文化与美味腊八粥

投稿人:易算缘网 2025-01-20 08:58:39

在我国民间,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将腊月初八称为腊日或腊八已成为一个传统节日,即腊八节。许多与腊月或腊八有关的习俗也往往被冠以腊字。

在古代,腊原本是一种在岁终进行的祭祀的名称。在东汉蔡邕的《独断》一书中明确指出:腊者,岁终大祭。应劭的《风俗通》一书中也提到: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还有一种说法是: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在古代农业社会,许多风俗习惯都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每当农业生产获得丰收,人们就会认为这是天地诸神和祖先帮助的结果,于是就会举行盛大的祭典,来祭祀掌管风、雨、田、农的天地诸神和自己的祖先,以示感谢,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由于在农民的生活中,前三季都是比较忙的,只有冬藏之季比较空闲,腊祭常在年底举行。久而久之,人们就将举行腊祭的岁终之月称为腊月了。

在秦汉以前,由于历法不同,腊月所指的月份也就不一致。据一些典籍记载,直到秦汉以后,人们才把处在冬末春初、新旧交替之际的农历十二月作为岁终的腊月固定下来。然而直到此时腊祭举行的日期仍不固定,有时在月初,有时在月底。直到南北朝时期,由于当时多数的腊祭都定在了十二月的戌日即腊月初八这一天,再加上当时腊祭所祀之神又正好是8位,人们就将腊日固定在了腊月初八这一天。此后,腊八之说便逐渐流传开来并成为一个传统的民间节日腊八节。

腊八节的传统习俗及腊八粥的历史故事 腊八节文化与美味腊八粥

在很久以前,有一户农家,只有老两口和一个儿子。老头勤快,整天泡在地里,精心经营着几亩良田。老婆节俭持家,家里被她收拾得井井有条。他们心地善良,经常接济穷苦人家。老俩口精心抚养儿子成长。渐渐地,儿子长大了,虽然长相俊美、身强力壮,却好吃懒做、游手好闲。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俩口年岁已高。他们把儿子叫到面前,语重心长地嘱咐他: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要吃饭还得自己种地过日子。儿子听了哼了两声,根本没往心里去。不久老俩口相继去世。家里变得十分贫穷。到了年底的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饥肠辘辘地缩在墙角瑟瑟发抖。他们实在没有一点力气了。

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从外面刮来一阵大风把他们的房子吹倒了。邻居们赶紧过来帮忙把他们从废墟中挖出来。此时他们已经奄奄一息了。身边还放着半碗杂豆粥是他们用很后的力气熬出来的粥希望这能救自己的命结果正是这半碗杂豆粥救了他们的命!从此以后每逢年底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上一碗杂豆粥并给孩子们讲起这段故事来教育他们勤劳的重要性!

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的习惯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由于感到人世生老病死等种种苦恼他放弃了王位出家修道。经过六年的苦行他终于在腊月初八悟道成佛!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在现代北方仍有用腊八粥送行亲友的习惯南方大部分地区却不喝了据说这还有个来历每到这天各寺庙都要做浴佛会借此机会诵经演法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然后在寺院布施穷人。后来民间逐渐形成了每年这一天喝粥等传统习俗认为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