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资讯 > 过年是大年初一还是除夕 除夕具体指什么时间

过年是大年初一还是除夕 除夕具体指什么时间

投稿人:易算缘网 2025-02-27 08:55:50

除夕的民俗活动,都是为迎接新的一年而做的很后准备事项。实际上过年的各项繁杂事情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旧有民谣:“二十三,打发灶王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抠遐退(清扫房屋);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期待和祝福,也展示了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过年是大年初一还是除夕 除夕具体指什么时间

农历正月初一,就是大年初一,古称“三元日”。这个日子既是年月日三个时间标志的开端,也是年节很隆重、很具标志和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人们以早为贵,于是有早起占先的习俗。要早放鞭炮、早开福门、早迎财喜神、早出门拜年等等。人们相信,新的一年会在这一天的开始而变得不同寻常。

初一起床后,第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祭全神。全神是指家中所奉祀的各种神抵,这是年节中很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也是新的一年第一个很重要的祭祀仪式。在灯火闪烁中,家庭成员们穿戴新衣、新鞋、新帽,静静地完成分给自己的活儿或安静地坐在一旁观看。祭神的过程中,虽然个个喜上眉梢,却不能大声说笑和打闹,只能按照除夕之夜家长再三嘱咐的话,轻手轻脚完成各项任务。

拜年是春节期间重要的礼仪和民俗活动。所谓拜年,是辞旧迎新的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仪式。古时“拜年”一词的含义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如今,有些、团休、企业、学校,大人们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我国春节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在拜年的习俗中,祭祖是很为重要的一环。祭完全神后,当家庭主妇将供品放在祖灵案上家长便要带领全家男女老少给祖宗磕头跪拜,边拜边说:“爷爷奶奶,儿孙们给您磕头拜年了。愿您们保佑一家人平安康乐”等等。这种习俗体现了民族对祖先的尊重和对家族的重视。

随着时间的推移,拜年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现代社会中,人们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拜年,虽然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拜年的意义依然不变,它代表着人们之间的祝福和关心。

在春节期间,饺子也是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煮饺子也有讲究,不能破皮,数量必须全家人吃足后有几碗剩余。破皮意味着不吉利,剩余则是留给在外晚归和节后来拜年的出嫁女儿吃的,表示父母惦念他们,没有忘记他们也是家庭一员。煮好之后的饺子,第一碗要敬给各位神抵和祖先,之后才端到桌上等待晚归之人和出嫁的女儿来吃。

在古代的习俗中,虽然男人在这一天可以走遍全村的家家户户拜年,但女人却不能随便串门。女人只能在近亲范围内相互交谈,回娘家也被认为不吉利。如今这种陋俗已经被打破。为了避免一些不吉利的话带来的灾难,即使不慎真的说出了这些话,人们会赶紧说“岁(碎)岁(碎)平安”,以求破解,化凶为吉。

在古代的习俗中,还有一些与现代生活不太相符的规矩和禁忌。比如在初一时不能动刀、不动针、不动剪等。这些规矩虽然带有一定的信仰色彩,但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些陋习和观念。如今这些禁忌已经不再被人们所遵守,人们更加注重的是节日的欢乐和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