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资讯 > 简明易学的概念及其历史起源分析 简明易学的来源与发展

简明易学的概念及其历史起源分析 简明易学的来源与发展

投稿人:易算缘网 2025-02-28 08:52:59

易学是一门拥有东方独特思维方式、集我国几千年文明智慧于一体、以探索天道人理变易规律为目的的系统学术。它对我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巨大作用。各代、各派易学是所处历史环境的产物,反映了那时的哲学思想与时代特点,是华夏文化及其理论思维的体现。

易学分为儒家易学与道家易学。在发展过程当中,逐渐分成易理易学、象数易学、数理易学、纳音易学几大类。易理易学又称义理易学,是专门讲述易经本经哲学义理的易学;象数易学则是致力于运用;数理易学是研究易经中的科学思想与数学思想;纳音易学则结合了易理易学和象数易学的思想。

从周公文王而后由儒家孔子一脉相承的是易理易学;象数易学则在易学中一花五叶,从民间社会到儒佛道三家各有所踪,在这里不再一一罗列。象数易学在当代以林忠军的学术派、张其成的经世致用派、邵伟华的玄学预测派为表明。而另一类易理易学与哲理易学则以著名哲学家成中英和山东大学刘大钧教授为代表。

实际上各代易学家们各执一端,有违《易经》本旨。《童子问易》以为易学的易宗是:乾坤一元,阴阳相倚,终始兴替;三才印心,德道同形,数理比翼。要真正理解易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打算按照我国文化本来自身的结构、途径和方式来观察它带给我们的作用。从这个观点来观察,其结果应当是更加深入地认知到易学在整个我国文化里面的地位,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易学怎样在我国整个的学术里面起着核心的领导的和所有密切相关的关键作用。

经过对《易经》与《易传》所作的解释而构成、发展起来的便是易学。从古至今对《易经》的研究、就呈现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态势。各种学术或援以入易,或引易为援。如儒家、医学、气学、心学、汉学派、宋学派等,各流派经过对经传的解说形成了一套自我独有的概念、范畴和命题,从而组成了一套理论体系。

简明易学的概念及其历史起源分析 简明易学的来源与发展

历史上对《易经》的专门研究经历了四大历史发展进程,并形成了象数学派和义理派两大流派。魏晋至隋唐时期,义理学派占了上风。宋明时代则形成了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并行的局面。到了清代,又走上了复兴汉代易学的道路。

汉代易学的发展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人称之为汉易。西汉的孟喜、京房是象数之学的创始人,而东汉的虞翻则将汉代象数之学发展到了高峰。孟喜以卦气说来解释《易经》,平常所说卦气,就是以八卦或六十四卦配一年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三百六十五日,并以此解释节气的变化。京房改造和发展了孟喜的卦气说并提出了八宫卦说和纳甲说用以解释天气的不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