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的历史传说及其神秘起源与传承 三皇五帝的传说是什么意义与影响
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不论是哪一位,在民间传说中都是神一样的人物。当然他们并不是真正的神,他们也是凡胎肉体。三皇五帝的历史传说也在民间广为流传,相信大家或多或少也听过不少。这些传说究竟有多少是真实可信的呢?其实,这个问题我也说不清楚,因为人们已经接受了历史传说的观点,认为它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真实”,反之就是“虚假”。
按照历史学家的说法,宋元明清时期属于近古时期,而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则是中古时期,更早一些的夏商周秦汉时期则是上古时期,而三皇五帝时期则被认为是太古时期。
关于“三皇”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三皇指的是远古时期的“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千字文》中就有提到:“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就是对此的描述。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三皇指的是太古时期的“三皇”,有三说: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伏羲、祝融、神农(同上);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三字经》则认为,“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即伏羲、神农、黄帝,这里我们便遵从《三字经》的说法。至于“皇”,其含义为“大”,也就是说三皇指的是对远古时期三位有大功绩的领袖的尊称。
在我国远古史的开端,我们可以看到盘古开天地的传说这一时期的历史没有文字记载,只有传说。《鉴略妥要》中记载:“乾坤初开张,天地人三皇,天皇十二子,地皇十一郎。人皇九兄弟,万八寿很长。”人皇时代人的寿命很长,有一万八千岁。那时的人住在地窖、山洞里,既潮湿又不安全,经常遭受野兽的袭击。于是人们开始在树上搭窝盖屋,吃水果、戴树叶,这就是有巢氏时代的开始。接着,人们学会了钻木取火,进入了燧人氏的时代。
接下来就是龙师伏羲氏。伏羲也写作伏牺,意思是制伏野兽。又写作包牺,见《易·系辞传下》。这个时期就被历史学家称为“狞猎阶段”。伏羲氏姓风,号太昊,其母华胥氏受青虹感应而生伏羲。在这一时期,人们看到一头马头龙身的怪兽在河中出现,身上的毛卷卷的,有斑点和花纹。伏羲氏受到启发,画出八卦的符号,是为《易》书说的“河出图”。又根据龙马身上的花纹发明了渔网,人类文明因此进入了渔猎时代。因为伏羲氏以龙纪官,如青龙官、赤龙官等,因此被称为“龙师”。伏羲氏在位115年。
接下来的“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指的是神农氏的时代。神农氏姓姜,号炎帝,自称太阳神、火德王,建都曲埠。神农氏选五谷、教民稼穑,是农业的始祖;又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是医药之王。在位140年。
黄帝被称为“人文始祖”,从黄帝开始,人类的进程才正式开始。黄帝姓姬,《史记》认为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氏。以土德为王,建都涿鹿。在位100年,享年121岁。从黄帝开始,我国历史开始记年,从甲子记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黄帝手下有六大臣,各见功勋:仓颉创造文字,伶伦作乐,隶首作算数,大挠造甲子,岐伯作医学,胡曹造衣裳。黄帝时代还完成指南针、历法、舟车、弓箭、宫室等发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