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特塔罗牌 韦特塔罗牌为什么有80张
如果你第一次接触韦特塔罗牌,可能会被一个问题困扰——为什么有些资料说它有78张,而有的版本却有80张?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其实背后藏着不少有趣的故事和设计理念。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塔罗体系之一,韦特塔罗的牌数区别既是历史的偶然也是设计者留给使用者的开放性思考。
大多数人熟悉的韦特塔罗牌确实以78张为基准,这源自1909年亚瑟·爱德华·韦特与艺术家帕梅拉·史密斯合作时确立的框架。他们沿用了传统塔罗的大阿卡纳(22张)与小阿卡纳(56张)结构,其中小阿卡纳又细分为权杖、圣杯、宝剑、星币四个元素组,每个元素包含10张数字牌和4张宫廷人物牌。这种设计让每张牌都承载着明确的象征意义,比如权杖对应火元素的行动力,圣杯呼应水情感流动,这种为你化分类让占卜解读有了更清晰的逻辑路径。
细心的人会发现,史密斯曾在手稿中提到自己绘制了80张图稿,但最终出版的牌组却删减了部分。有学者推测,未被采用的画稿可能包含早期设计中的实验性符号,或是为后续版本预留的创作空间。
多出来的两张牌去哪儿了?
当你拆开某些韦特塔罗牌盒时可能会发现里面躺着80张牌。这多出的两张通常是空白牌,它们的存在可不是印刷错误。根据塔罗研究者的考证,空白牌最早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的再版牌组中最初目的是作为备用牌——如果不慎丢失某张核心牌,空白牌可以临时代替,避免整副牌失效。这种设计体现了塔罗传统习俗"完整性至上"的理念,毕竟一副传承百年的牌具往往承载着使用者的情感记忆。
更有趣的是部分规定的数额版韦特塔罗会在这两张空白牌上做。例如1991年纪念版加入了"礼物"牌,象征意外机遇;2010年艺术家合作版则设计了"镜子"牌,用于反射求问者的潜意识。这些创新虽然偏离传统结构,却延续了韦特塔罗"图像即语言"的核心精神——用视觉符号触发深层联想。
回看韦特与史密斯的合作档案,会发现这对搭档从一开始就为塔罗牌留下扩展可能。原始手稿显示,史密斯在绘制小阿卡纳时特意在背景中加入未解谜题:比如星币三的脚手架暗喻未完成的事业,宝剑八的蒙眼女爱提醒待解放的潜能。这些细节如同埋藏的彩蛋,让后世设计师有理由通过增加新牌来完善叙事。
近年塔罗界热议的"80张韦特体系",正是基于这种开放性。支持者认为,传统78张牌对应的是20世纪初的认知范围,而新增的两张可以代表量子纠缠、人工等新时代议题。反对者则坚持原教旨主义,认为随意增减牌数会损坏元素平衡。这场争论恰好印证了韦特塔罗的永恒魅力——它既是准确的神秘学工具,也是承载时代精神的容器。
对塔罗爱好者来说寻找特殊版80张韦特牌已成独特乐趣。1940年代流传的"战时版"将空白牌印上士兵家书片段,成为二战历史的特殊见证;1973年"彩虹版"用两张附加牌展示LGBTQ平权运动的六色彩虹;就连电子游戏《赛博塔罗2077》也推出过80张概念牌,新增的"数据流"和"防火墙"牌完美融合科技与神秘。这些衍生创作虽然不被传统占卜体系认可,却让韦特塔罗持续焕发新生。
值得注意的是辨别真伪80张韦特牌需要专业知识。曾有造假者将普通版加入扑克牌鱼目混珠,也有私人印刷商擅自修改画面比例。资深藏家建议从三个特征入手:牌背图案是否连贯、纸质厚度是否均匀、附加牌元素是否与韦特体系符号学兼容。
从78到80的数字变化,本质上反映了塔罗文化在守正与创新之间的永恒摇摆。韦特塔罗牌之所以能跨越百年仍被推崇,正因它既保持着神秘学传统的严谨框架,又为不同时代的重新诠释留有窗口。下次当你展开牌阵时不妨思考:如果多抽一张牌,是否会开启意想不到的范围?这种可能性本身,或许就是设计者留给后世最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