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17画五行属土,五行属木的17画字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康熙字典17画五行属土,五行属木的17画字进行详细的阐述,分别是字形、音韵、义项、用法和文化涵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阐述,我们将会深入了解这个字的特点和变迁。
字形
这个字形独特,结构复杂,字形由3个部首构成:亻、木、隹。从左至右分别为人+木*2+隹*12。第一个木是偏旁,有显示与意合的意义,后面随即用十二个同样的隹构成,表示难以计数的多少,形象化的代表这个字所代表的事物数量很多。整体来看,字形漂亮又有层次感,十分独特。
例如:“楷书的‘震’字横直相当,起伏翘转,而一发机微”而“雨露之物,形始恢弘,则其名必似震之有声”
再比如:“丽句甫成,所注之翰,文章墨品都以渴求者无以过此,玄撰以为益字之大成也。”
音韵
这个字的音韵读音多种多样,分别是dun4/zhun1/chun2/kun1等等,但都是去声。其中主要读音为“dun4/zhun1”,这两种读音都有土石山岭崎岖的意思。
比如黄河之玉,首推恒山,缘盘酥山,临太行,隔金山之脉,
而“山”亦是由“土”与“厂”构成,包含于“崎岖”之中。
义项
这个字的义项非常广泛,表示的意义涉及到土、地、区域、高低、数量和杂乱等等方面,有以下的几个典型义项:
(1)区域:泛指陆地、地面,如“山岭、土地、高地、胡同、田地”等。
(2)数量:“多”的概念,如“盆地、土山、土块、土堆”等,这些词的数量通常是不确定的,或数量巨大,或数量不规则,总之是多而杂乱。
(3)性质:土相当于地面的组成部分,因此也可表示“性质”的概念,如“土气、土性、土匪”等。此外,动词“土”还表示“用土覆盖”的意思,例如“土城、用土障碍”等。
用法
这个字的用法十分广泛,既可以作为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等词性,又可以作为单独的字,或作为词组的构成部分。下面举例说明:
(1)名词:土地、土块、土墙。
(2)形容词:土黄、土红。
(3)副词:土土地、土气扑鼻。
(4)动词:踩土、扔土。
(5)单独的字:土、壤。
(6)作为词组的构成部分:土匪、土改、土桥等。
文化涵义
这个字在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表示的是土地和地面,与农业文化、地理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和文学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春去秋来,坐看山色江声不浪费一处好环境。”
此外,这个字在的道家和佛教的思想体系中也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道家强调“道法自然”,佛教也提倡“放下”,减少对物质的执着。土是五行中的最后一行,五行之中象征世间万物,而土又是五行之首要的物质基础,它代表着世间物质的载体。因此,这个字也承载了一定的哲学与文化内涵。